• WAP手机版 RSS订阅
饮食文化

子洲油饼子

时间:2016-01-24 16:18:10   作者:栾世宏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1726   评论:0
内容摘要:子洲油饼子,是子洲县的一种特色小吃,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发面饼子,是一种死面饼子,也称硬面饼子。是由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包入拌合清油的面粉,也称“酥子”,经过成形、烙烤等环节制作而成,不仅色泽微黄,外脆内软,而且口感与众不同,因此深受群众的喜欢。油饼子的蛔鞣绞绞牵首先选择上好的面粉倒入面盆,然后将调好的温水酌量倒入面...
        子洲油饼子,是子洲县的一种特色小吃,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发面饼子,是一种死面饼子,也称硬面饼子。是由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包入拌合清油的面粉,也称“酥子”,经过成形、烙烤等环节制作而成,不仅色泽微黄,外脆内软,而且口感与众不同,纱松钍苋褐诘南不丁

        油饼子的制作方式是,首先选择上好的面粉倒入面盆,然后将调好的温水酌量倒入面粉之中,不停地用手搅拌,等水与面粉全部融合后开始搓揉,并用手掌的力道直接施力下压,反复搓揉施压,直到面团外观呈现光滑状为止,其水温的控制,是最重要的一环,假若和面水温掌控不好,不能依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油饼子的口感与软硬程度。

        面团和好之后,第二步是制作“酥子”,就是将少量的面粉用清油调和起来,再加入少许数量的食盐,为其食用起来更有味道,这一工序关键是食盐的投入,多了味道太咸,少了又显无味,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的掌握。

        第三步开始做了,就是先将面团擀薄,把清油均匀地抹在上面,卷成面卷,然后按等量分成一个个小面剂,然后将事先制成的“酥子”取一小块制于面团之上,进行反复挤压,直至“酥子”小面团与面剂成为一体,最后将小面剂放在案板上,用手掌将其压为圆形,用一方形或圆形的木印模在饼面上压出花纹(一般用方形,因油饼子是圆形,印模为方形时,代表天圆地方),一个面饼就算制好了。这一步的关键是分剂,就是将煌旁诿挥腥魏渭屏科骶叩那榭鱿拢分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剂子,不然油饼就会大小不一。

        最后一步是,将压好的面饼分为七个一组,依次放在特制的,下有兰炭火上扣铁鏊的烤炉上的铁鏊上,抹涂一定的清油后,在铁鏊上反复旋转翻身,待面饼正反两面都为微黄时,放入烤炉内上沿台阶里继续烤,并根据放入的顺序,间隔地进行翻转,大约七八分钟,面饼就算熟了。这一步的关键是火候,火大了会出现皮焦里面生,火小了又会延长在烤炉内时间,影响到油饼子的产量。

油饼子的吃法多种,有“肉夹饼”,即将猪头肉或猪肘肉,切成片状,参拌青椒、黄瓜、香油等佐料后,在油饼一侧棱间用刀切一长口,将拌好的猪头肉或猪肘肉塞入其中,使油饼子鼓鼓的,向凸出的一面鼓似的,由于吃时必须向狮子大张口一样张大嘴巴去咬,所以“肉夹饼”又有“狮子大张口”之称,显示了陕北人特有的豪爽性格。

        有“胡剥饼子”,即将油饼子切成条状,与猪肉(或羊肉)、豆腐、豆芽、西红柿等佐料掺合在一起,经过猛火烧,温火炖,待成为一锅烂后开始食用,其味香酥软,可谓食中上品。

        还有“羊肉泡饼”,即将煮熟的羊肉汤带点肉放入锅中,待温热后把油饼子泡进去,片刻,一碗既可祛寒暖胃,又可解馋果腹的“羊肉泡饼”就可食用了。

        在诸多的吃法中,尤以“肉夹饼”为最,城市乡镇,有街道的地方,几乎都可以见到“子洲肉夹饼”的招牌。

该文章所属专题:栾世宏专题

标签:油饼  饼子  
相关文章
子洲记忆  陕公网安备61083102000007号